您现在的位置: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药学部>> 实验教学>> >>正文内容

药学专业简介

药学是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它在人类的生存、繁衍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药学是研究药物的一门科学,是提示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原生物体相互作用与规律的科学。药学也是研究药物的来源、成分、性状、作用机制、用途、分析鉴定、加工生产、经营、使用及管理的一门科学。药学专业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分属于医药卫生大类,专业代码630301。

我校药学专业的前身是创建于1963年的定西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半个多世纪以来向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500名药学人才,2006年甘肃省卫生厅、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示范专业。2014年整体并入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申报通过,获批开设专科药学专业并招生,2015年并入甘肃中医药大学,重组新建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药学教学部,至2018年药学专业共招生450人,2017届、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100%。目前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校级特色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岗位,培养德、智、技、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掌握必需的化学和医学基础理论、药物制剂生产及药品检验、药品营销和经营管理相关知识,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制药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从事药品调剂、药学服务、药品生产、检验及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教学团队

(一)教学团队 

药学教学部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6人,讲师1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9%;博士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2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51%。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生物技术教学团队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二)学科带头人  

王天玲,女,1964年9月出生,甘肃定西人,中共党员。药学本科、医学学士、化学教育硕士,副教授,执业药师。自1987年7月起在定西市卫生学校从事《天然药物化学》、《医院药学概要》、《药理学》、《药学导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现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药学部药学专业负责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负责人、药学教研室主任,“双师型”教师,主讲《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临床药学服务》等课程,致力于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药学专业建设工作。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临床药物服务。

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主编教学改革实验教材《药理与药物治疗学》、《药学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医用化学》等7部、参编教材10余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为定西市级优秀班主任,定西市级优秀教师,定西市职业学校市级骨干教师,全市职业学校市级专业带头人,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教研室主任,优秀教师。

三、人才培养模式及办学条件

(一)全面推行学分制管理模式

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课程设置,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实行学分制管理,即三年修完规定的必修、选修课学分,具备毕业条件。

(二)“市场-产业-职业”衔接模式

制定并实施基于岗位技能要求的工学结合、任务导向、项目驱动及“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开拓创新为主旨,按照“市场、产业、职业”紧密结合的原则,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围绕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岗位职业标准构建课程领域,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实施课程教学,围绕职业生涯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产-学-研”结合模式

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通过开展与企业联合共同创建省、市工程技术实验中心等科研项目,加强靠实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内容;通过制定专业教师定期深入企业一线等制度,让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获取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出发,增强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促进学生工学结合、课堂-实习-实训交替教学的常态化,使学生在真实的药物制剂生产环境中获得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知识的全面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殊专业技能和科研开发潜力,着力为学生打造择业竞争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

以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选择有实力、有岗位需求、有实习价值的对口单位安排毕业生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学生与企业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通过双向选择,完成就业,从而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的育人目标。

(五)办学条件

药学部在校内建有一个实验中心、一个实训中心、定西中药仓储工程技术中心(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陇药资源开发研究所(校级科研机构)等科研实验机构。设有天然药物实验室、药物制剂实验室、药物化学分析实验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中药炮制实验室、药理实验室、GSP模拟药房、GMP模拟实训中心、中药材标本室等,拥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谱、凝胶成像系统、自动核酸蛋白检测仪等大型分析检测仪器,仪器设备先进齐全。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1000平,实验实训仪器设备200多台(件)。建有4000m2的药用植物种植园及500m2的育苗温室等。

药学部在校外与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定西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天士力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银旺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陇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园、甘肃九州天润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渭源德园堂有限责任公司、岷县当归城生物科技公司、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岷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惠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建立了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

四、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

主干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天然药物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药品市场营销、临床药学服务、中药炮制技术等。

构建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的基础实验平台(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平台、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平台,加强实践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满足职业技能需要。主要的实践环节包括:化学基础操作技能训练、GMP实施与管理技能、药物制剂制备工艺与操作、药品质量检测技能、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能、企业经营与管理技能等。

五、就业前景

药学是以现代化学、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防病治病药物的一门科学,其服务的对象及目的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只要有人类生存,就有疾病的发生,就需要药物的治疗,这就决定了药学在经济领域中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特性,发展势头强劲,人才需求广,就业前景看好。

目前,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办学,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扩大就业。积极主动与省内外医药企业联系,探索校企人才订单联合培养模式,现已与甘肃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扶正药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毕业生可通过进入我校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人才订单培养计划获取工作岗位。毕业生可供职于:

(1)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处方调配、合理用药指导、药品贮存保管、药事管理、药品质量检测、仪器使用与维修、药品采购等;

(2)药品生产企业(各类制药企业、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从事药品生产、购销、经营管理、仪器使用与维护、质量管理、仓储保管等;

(3)药品经营企业(医药公司、医药连锁店、医药超市):从事药品批发、购销、零售、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合理用药指导等;

(4)实验室工作--药品检验机构、医药院校;

(5)中药材种养与加工;

(6)其他--食品行业、保健品行业、化妆品行业等。

  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可考取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就读;参加专升本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可同步获得本科学历;毕业生有资格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与全省民生工程相关的各项政策性就业考试。后续可参加全国卫生专业药学类资格考试,获取药士/药师/主管药师等资格;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考试,获取执业药师资格,提高岗位竞争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